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休闲养生
分类:养生知识 / 美容养生 / 养生运动 / 养生堂 / 养生汇 / 健康知识 / 女士养生 / 男生养生 /
首页 >> 健康知识

健康知识


肝硬化脾亢如何进行介入治疗的健康知识


2022-10-26 19:59:28


一、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
  术前血常规、生化检查(肝功能、肾功能)、胃镜或食道钡餐、彩超以及腹部螺旋CT等。评估脾脏大小以及肝脏功能,为栓塞程度或量提供依据。术前3d应口服抗生素以抑制肠道细菌,因为PSE术后的一段时间脾动脉血流量减少、压力降低,有可能使带菌的门静脉血倒流入脾,而致梗死的脾组织感染形成脓肿,常用的抗生素为喹诺酮类。
  低蛋白饮食。保持大便通常,可预防性应用杜秘克(乳果糖)等,即可软化大便,又可使肠道保持酸化的环境,降低肝昏迷的发生。凝血酶原时间(PT)延长最好不超过正常值70,如超过则术前可通过静注凝血酶原复合物、血小板、立止血、VitK1等改善PT。
  术后穿刺部位应注意彻底止血,绷带加压包扎6小时,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以上。24小时内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,特别注意患者的神志及呼吸情况。术后抗炎5天~2周,常规护肝及对症治疗。术后脾区轻度疼痛者可予盐酸曲马多胶囊口服,如出现中度或重度疼痛则给予杜冷丁或芬太尼贴剂(多瑞吉)镇痛。
  术后适当使用激素可减轻炎症、水肿,以减少胸水、腹水、呃逆等并发症的发生。对于术后第三天血小板明显升高,如PLT≥400×109/L者,则适当应给予力抗栓、潘生丁、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抗凝治疗,以防造成凝血性病变。术后发热率为60~90,体温可达38.5℃左右,据情施行对症处理。术后48小时至数周观察外周血象的变化,并适时采用B超、CT检查,观察脾脏栓塞的范围以及有无脾脓肿的发生。
  二、术后反应及术后并发症
  PSE常见的术后反应为栓塞后综合征:其发生率几乎100,但程度不同,可有一过性发热、左上腹不适、食欲不振、脾区不同程度疼痛、呃逆等。经用抗生素消炎、止痛、退热的治疗可逐渐缓解,多在一周左右消失。栓塞综合征的发生与脾组织缺血坏死、炎症渗出有关。栓塞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与栓塞程度密切相关,当栓塞程度大于50时,栓塞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上升,且持续时间延长。
  肝硬化并脾亢PSE术后并发症主要取决于栓塞程度及患者术前的肝功能状态。
  除人为操作因素可发生脾外栓塞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之外,常见的并发症如下:
  1、脾脓肿及液化性坏死:发生率为10~15,一般随栓塞范围的增大而发生率增高。其液化坏死占95以上,仅极少数发生脓肿。脾栓塞后通常发生凝固性坏死,产生液化性坏死的主要原因为在巨脾的基础上栓塞范围过大、坏死组织难以吸收之故,因此液化坏死在栓塞范围达70以上者多见。脓肿的发生多与导管及栓塞材料消毒不严及术后血流减慢、肠道细菌逆行感染所致。较小的脓肿和液化坏死经保守治疗多可治愈,直径大于4cm者采用B超或透视定位穿刺引流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及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脾脓肿发生的关键。
  2、左侧胸腔积液和左下肺炎:栓塞后脾梗死及包膜紧张,常出现左上腹痛。疼痛可使呼吸运动受限、支气管引流不畅,而并发左下肺炎及胸腔积液,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镇痛、鼓励患者深呼吸并使用抗生素以预防肺炎的发生。少量胸水可不作处理,大量者则应抽出。
  3、胰腺炎:与误栓胰腺动脉分支有关,采用对症处理一般可治愈。
  4、其他少见并发症:门静脉血栓、腹膜炎、腹腔出血、脾破裂、上消化道出血、肝肾功能衰竭等。
  三、临床疗效
  PSE临床疗效主要表现为血细胞升高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善:
  1、增加数倍到十数倍,然后缓慢下降至正常水平。一般脾功能亢进者术后反应率可达90以上,术后一年仍保持正常者达70~90。总体上讲青年女性和脾脏较大者反应较好,男性患者和女性老年患者反应较差。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即使升高亦未能达到正常水平,我们遇到2例甚至有一度下降。即便如此,此类患者的出血和其它临床症状亦有明显好转,再加用达那唑(每日600~800mg)可提高治愈率;
  2、白细胞:反应率为100。术后24小时内可升高达基础水平的二倍以上,然后缓慢降至正常水平;
  3、红细胞及血红蛋白:术后短期内改变不明显,需3~6个月才升高达峰值。红细胞增高,贫血缓解,输血量亦减少;
  4、血液动力学改变:脾血流量减少,肝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增加,脾及门静脉直径缩小,肝静脉楔压明显下降,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率明显降低;
  5、由于以上改变肝功能可获改善:表现为血清白蛋白增高和原Child分级的级别上升,患者一般状态及活动能力明显改善;
  6、脾脏明显缩小 可改善因巨脾所致的牵拉痛和体力活动受限等状况;
  7、免疫功能测定包括IgG,IgM,C3,淋巴细胞转换率和巨玫瑰花环形成率均无明显变化。
  四、PSE远期疗效及其栓塞程度的关系
 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持续存在和发展是术后脾脏增生,引起脾亢复发的主要原因,而栓塞程度的大小对术后脾脏增生的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。Muguerza等观察到PSE术后脾脏体积的远期变化,其栓塞程度为50~90,结果PSE术后第1年脾体积缩小40,术后第5年脾体积明显回升,缩小只有17。Iida等还进一步证明栓塞程度超过80者,2年后残脾体积仍维持在20之内,而栓塞程度小于60者,在PSE术后的早期阶段脾体积均有明显回升。说明栓塞程度大小直接影响PSE术后脾脏增生,术后脾体积的回升程度与栓塞程度有关。中山三院朱康顺教授研究结果显示PSE术后WBC、PLT随时间逐渐下降,其下降趋势与PSE栓塞程度有关,进一步证明了栓塞程度及术后脾脏增生对远期疗效的影响。
  栓塞程度较大者,术后脾脏增生缓慢,这是因为脾脏外周大部分被栓塞,外周较大范围的纤维组织增生进一步限制脾脏的充血肿大,抑制脾脏增生。栓塞程度较大者,还有可能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,减少脾亢的始动因素而抑制脾脏增生。栓塞程度较小者,梗死的范围较小,梗死区周围的脾组织很快代偿增生,导致脾亢在较短的时间内复发。再者,栓塞程度≥60者,其纠正脾亢的疗效可达术后4~5年;栓塞程度50~59者,其纠正脾亢可达术后1~2年;栓塞程度小于<50者,其WBC、PLT在术后1个月就降至正常值以下。
  五、对肝硬化脾亢者应合理稳妥地开展PSE术
  肝硬化脾亢与其他类型的脾亢存在不同的临床特点:肝硬化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;患者抵抗力低下,容易合并感染;由于门脉高压的存在,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食道静脉曲张和腹水。可见对于肝硬化患者,PSE治疗可能更易诱发感染、肝肾功能衰竭、肝昏迷、消化道出血等。因此对肝硬化脾亢患者,不应盲目追求栓塞效果而提高栓塞程度,而应依据患者的肝功能个体差异掌握合适的栓塞范围。
  对于Child C级患者,对外界影响的耐受力更低,患者可能因较轻的术后反应及术后镇痛y∷ao的应用而诱发腹腔感染和肝昏迷,因此,对这部分患者应分2~3次栓塞,首次栓塞不超过40,减轻栓塞后反应,另外还应加强术后支持治疗及大便通畅,减少肠道毒素吸入及肠道细菌逆行感染的机会。
  对于Child A级或B级患者,也不应1次超过70,因为随着栓塞程度提高,术后反应也随之加重,患者可能因剧烈的脾区疼痛和炎症渗出导致腹腔感染和消化道出血。对于巨脾者,栓塞50~60即可出现严重术后反应和并发症,应采取少量多次栓塞,每次栓塞30~40。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(有来医生网站),版权归源网站所有。


温馨提示:


本文收集了肝硬化脾亢如何进行介入治疗的健康知识, 您还可以浏览 养生知识 / 美容养生 / 养生运动 / 养生堂 / 养生汇 / 健康知识 / 女士养生 / 男生养生 /
申明: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(网站),内容仅供参考,请网友自主判断。且版权归源作者或者网站所有。




休闲养生    www.bobobty.com      Sitemap    Baidunews
法律声明:如有侵权,请告知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处理。E_mail:ybzzkj  126.com